江南电竞

走在前 开新局|寿光:“龙腰”挺“龙头”舞动更有力

来源:江南电竞    发布时间:2023-11-05 18:20:56
产品详情

  一组数据,展现了他们的“线个县市区、开发区的规上工业公司营业收入,寿光是唯一超过2000亿元的,达到2375亿元。

  究其原因,一个地方如果拥有了完整的产业链、形成庞大的产业集群,它所蕴含的能量能够为经济腾飞源源不竭地注入动力!寿光在做好农业大文章的同时,还能实现工业之强,正在于此。

  其实,“产业链”并非新词。但相比过去,寿光围绕“全产业链”的发力,等同重塑产业基础,推进产业迭代升级,勾勒出高水平发展新版图。

  “你见过舞龙灯吗?不论是气势,还是效果,单纯一个龙头,远比不上整条龙。”寿光工信局局长张宏雨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打造全产业链的重要性。

  经过多年的发展,寿光崛起众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但有的侧重于原材料供应,有的还是一个产品包打天下,产业体系单一,曾一度出现“规模虽大,但竞争力弱”的尴尬局面。

  “这些问题是产业不强的一种体现。”张宏雨说,一个地方总实力的竞争,根本上还是产业的比拼和较量,“要想产业强,核心要强在链条的集群集聚上,增强全产业链把控力和竞争力。”

  站在企业的角度,巨能金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研发部负责人吴泽华也赞同这一观点。“一吨玉米淀粉卖3000元,利润却只有十几元。”吴泽华和记者说,当他们的玉米淀粉生产规模达到全省第一的时候,已经感觉到,单靠淀粉难以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现并处理问题的过程,也是推动产业升级的过程。新的构想出现在巨能金玉米的发展的策略中,打造了“从一颗玉米到一粒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的全产业链。

  在这个产业链中,以玉米淀粉为源头,向淀粉基热塑复合材料、聚乳酸、生物基尼龙三个链条发展。生产聚乳酸的D乳酸产品,更是首家在国内实现产业化生产,打破了国外垄断。“生产聚乳酸的利润,是生产玉米淀粉的两三百倍。”吴泽华说。

  “同样是玉米,效益却是天差地别,这就是全产业链的魅力。”寿光工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甄宗周和记者说,年初,“重点打造高端化工、新材料等5条优势产业链,力争全年集聚链条优质项目20个以上”写入寿光市政府工作报告。

  作为寿光今年的发展纲领,一次产业端的发展方式变革被明确:抓住产业链供应链的“牛鼻子”,串起产业链发展上下游,赋能高质量发展。

  “打造全产业链,往简单了说,是为了更好的提高附加值、留住附加值;往长远了说,是为了推进产业体系迈向中高端。”甄宗周介绍,以“链”聚“群”,该市计划在三年内形成1个千亿级、5个百亿级、1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1个未来新兴起的产业的“1511”特色产业集群。

  据了解,通过梳理完善“产业生态图谱”,寿光出台了《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培育方案》,围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建立“1个图谱”和“N张清单”机制,努力形成梯次发展新格局。

  目前,已帮助40多家重点企业画出产业链条延伸图,建成投产5个全产业链项目,其中工业占4个。如,鲁丽的“从一棵树到一个家”,富康的“从一块石头到一粒药片”,巨能金玉米的“从一颗玉米到一粒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等。

  “全产业链的产生,促成了生产端到消费端的闭环连接,如同给‘龙头’接上了‘龙腰’‘龙尾’,让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变‘链主’企业,对产业的掌控力更强了,舞动更有力了。”甄宗周说。

  千里之外的贺兰山,一块石灰石被开采加工后来到寿光,最终变成了盐酸二甲双胍药片,从头到尾,产业链的价值提升了近千倍。

  盐酸二甲双胍是使用广泛的抗糖尿病药物,富康集团于2007年开始生产该药的原料药,目前年产量20000吨,占全国市场占有率的85%、全球的近1/3,是该产品国内外产销第一的供应商。

  富康集团副总裁李健和记者说,之所以能稳居全球“龙头”地位,得益于他们在全产业链上的布局。据介绍,生产盐酸二甲双胍的主原料为双氰胺,贺兰山的石灰石是生产双氰胺的优质原料。为客服上游原料市场行情报价波动大等坏因,富康集团于去年在内蒙古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双氰胺生产基地,完全解决了原材料“卡脖子”难题。

  上游的产业链补全了,该公司又向下游延链,同在去年获得了盐酸二甲双胍片药生产批文,可以把原料药制成药片直接销售,由此形成了“从一块石头到一粒药片”的全产业链。

  李健向记者介绍了产业链上的价格变化:石灰石,一吨700元左右;制成双氰胺,一吨到了3万多元;制成盐酸二甲双胍原料药,一吨能卖到10万元;再加工成片药,一吨大约在60万元。

  司空见惯的石头,在产业链里发生了“质变”,成为“点石成金”的经典案例。但此类案例,并非每个企业都能够上演。

  “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全产业链只能停留于想象。”寿光市工信局副科级干部张治辉和记者说,每一条产业链的背后,都有一个创新链、人才链的支撑,寿光把科学技术创新作为集聚高端生产要素、主攻专精特新、打造“链主”企业,驱动整个产业链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关键一招。

  为此,该市狠抓创新“上”项目,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工程和“小升高”计划,支持企业加快突破先进的技术、转化科技成果、研发高端产品,努力培育更多的业界翘楚、冠军企业。

  “实施技术改造新增的设备,最高给予1000万元补贴;实施数字车间、智能工厂项目,最高给予500万元补贴……”张治辉说,鼓励企业创新发展,他们拿出了“真金白银”。

  多种措施下,一批关键企业构建起“科研—转化—产业”的创新生态链,使其在各产业链条上的整合力、主导力慢慢地加强,有6家企业的11项商品市场份额世界第一,14家企业的27项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

  如今,寿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4%,潍坊市级以上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单项冠军公司发展到211家,成为发展全产业链、进阶“链主”企业的新生代力量。

  从一个普通的农业县崛起为全国百强县,寿光已成为潍坊县域经济中的“龙头”,但面对新时代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要求,如何在经济体量大的情况下保持快速地增长,仍然是关乎未来的重大课题。

  寿光市工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马伟民介绍,现阶段,寿光的传统产业正面临着“天花板”,土地指标、产业能耗、生态容量已接近上限,以现有的产业体系继续往前走,已经走不通了,必须克服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瞄准新一轮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加快塑造一批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把资源要素向高端产业和优质项目集中,为高水平发展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

  “根据‘产业强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目标,我们计划到2024年末,规上工业公司营业收入突破3500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0%左右。”马伟民说,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新增1125亿元的规上营业收入,相当于新增1000多家过亿元工业公司,“如果这一些企业都是新建且互不关联,根本就落不下。”

  在巨能金玉米,吴泽华给记者算过一笔账:“通过打造全产业链,从生产玉米淀粉,到生产聚乳酸,他们在产值增加了8倍的情况下,能耗仅增长了2倍左右。”

  “我们新上的年产2万吨乳酸、丙交酯、聚乳酸项目和年产2万吨乳酸酯项目,投产后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在50%、30%以上。因为实现了产业链上的要素共享,能耗、土地等指标比同类单个项目建设降低幅度在20%左右。”吴泽华说。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也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据张治辉介绍,在发展全产业链过程中,该市注重引导支持骨干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催生项目、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合资合作嫁接项目,建设一批低碳园区、零碳工厂。

  在鲁丽绿色高端家居一体化项目的生产车间内,记者看到全自动化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整条生产线从进原材料到最终产品出来,28分钟完成一套家具的生产。”项目负责人钟笃章介绍说。

  鲁丽原本只是一家木板加工公司,在持续的转型升级过程中,他们向上、向下延伸产业链,形成了自原木、板材到智能化家居制造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各板块之间,要素共享,节省了土地,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效益。

  鲁丽是寿光“链主”企业的一个代表。为“链主”企业厚植发展土壤,寿光探索推行“八个一”工作机制,全力为产业优化升级、企业技术革新等提供平台、人才等全方位支持,持续帮企业增强对相关产业链的把控力、竞争力。

  企业的发展信心也慢慢变得强。近年来,寿光各企业不断以大投入、好项目调结构、促转型,晨鸣投入达到108亿元、鲁丽投入达到68亿元、联盟投入达到55亿元、巨能投入达到46亿元……成为拉动经济稳步的增长的“重要引擎”。

询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