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黃河看呂梁︱柳林:一般石頭增值記
一塊不含礦產的一般石頭,能值多少錢?答案是1噸隻有40多元。畢竟,一般石頭的主要成分碳酸鈣(CaCO₃)和二氧化硅(SiO₂)等物質,並不算稀缺。像呂梁這樣的多山地區,石灰石資源豐富,開採后根本用於生產修建碎石、高鈣灰、水泥熟料等低附加值的大宗建材制品。
不過,在柳林縣王家庄村,一般石頭的命運正在發生改變。一家名為山西石器時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就以隨處可見的一般石頭為质料,研發生產鈣基綠色新材料產品,並加快邁向產業化。其生產的棒狀納米碳酸鈣可代替80%的炭黑,市場售價約4000元每噸。
從40元到4000元,一般石頭是怎么样才干做到大踏步增值的?關鍵在於科技成果轉化。
公司副總經理張雲鵬打了一個形象的比方:石墨和鑽石,本質上都是碳單質,之所以功用形態差別很大,關鍵在於原子摆放方法纷歧樣。通過必定的工藝,石墨就能變成人工鑽石。同樣的物質,形態、結構變了,功用就大纷歧樣,一般石頭增值运用的正是這個原理。
具體來看,傳統納米碳酸鈣是採用石灰石為质料,在弱鹼性體系中构成的方解石型碳酸鈣。顆粒細小、外表自由能大、極易發生團聚、難以與其他增加劑復合等特點,導致產品用处受限,附加值相對較低。不僅如此,每生產1噸制品需求排放6噸廢水和0.5噸廢渣。
现在,企業與國內一流的科研院所协作,採用濕法冶金和生態循環新技術,在弱酸性體系中將石灰石高效清潔轉化為文石型納米碳酸鈣,最終制備出棒狀納米碳酸鈣、球狀納米碳酸鈣及新式復合鈦白粉等高的附加价值的鈣基綠色新材料產品。這些產品可廣泛用於橡膠、造紙、涂料、塑料、風電葉片等領域。
“比方,汽車輪胎之所以是黑色,主要是因為其生產過程中增加了炭黑。现在,炭黑的市場售價在每噸1萬元左右。若运用一部分棒狀納米碳酸鈣代替炭黑,就可大幅度下降輪胎制作企業的生產本钱。同時,每生產1噸棒狀納米碳酸鈣可直接运用0.5噸二氧化碳,代替炭黑运用時還可再間接減少約3噸的二氧化碳排放。”山西石器時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世軍說,有了新技術,鋼渣、電廠脫硫石膏等大宗含鈣固廢都能够被企業“吃下”,實現華麗轉身。
從建設用地審批,到山石開採許可,從稅收優惠減免,再到資金融通協調……在當地政府部門的持續支持下,一般石頭的增值也在不斷加快。
“我們的中試生產線已經順利運行了3年。现在,正在建設一期3萬噸/年鈣基綠色新材料生產線,80%的設備已經就位。二期工程特種納米碳酸鈣的產能還將擴展至30萬噸/年。”劉世軍决心滿滿地說,自己堅信,把握了一流技術,傳統產業也能够變為朝陽產業。
盛夏,山川俊美,飛鳥翩翩,這裡是山西省運城市。 散步在運城鹽湖22號堤埝,憑欄遠眺這顆奇特而俊美的“生態明珠”﹔走進運城博物館,觸摸這座城市的歷史底蘊……眼下,越來越多的人沿著習總書記的足跡參觀學習。…
朔城區桑干河畔千畝水稻種植基地(攝於本年7月)。 薛禮偉攝(公民視覺) 朔城區桑干河畔千畝水稻種植基地,種植戶在插秧(攝於上一年6月)。…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